發(fā)改委怒了,通脹就能降嗎?

2010-06-12 11:06:29    

 言必有信!在過去一周,國家發(fā)改委三次處理漲價報道,果真“零容忍”。先是對某中央媒體關于下半年CPI漲幅可能達到7%予以駁斥,繼而澄清武漢媒體關于奶粉漲價的報道,稱之“不實”,隨后再次出手,指責武漢晚報所載《中國農(nóng)產(chǎn)品全線漲價恐整體失控》一文失實且影響惡劣。

  作為價格主管部門,發(fā)改委此舉意在向外傳遞管理通脹預期的決心。在當前通脹壓力彰顯的敏感時期,管理通脹預期固然沒有錯,因為通脹預期具有自我實現(xiàn)功能,但管理通脹預期不能簡單地與管理媒體畫等號。在發(fā)改委的怒氣之下,媒體此后關于漲價的報道相信會很謹慎,甚至不去碰,但老百姓對于通脹的預期是否就會因此降溫,我們不得而知,因為老百姓有自己的感受和判斷。

  同時,日漸升溫的漲價報道一方面雖然容易對預期造成誤導;另一方面,公眾有知情權,需要從媒體的報道中獲取信息。而且有時候,大眾心理是傾向于逆向思考的,越是擺出一副“零容忍”的架勢,老百姓就越是會犯嘀咕,不會是色厲內(nèi)荏吧?是不是通脹已經(jīng)到了很嚴重的地步呢?

  那么,是誰放出了通脹這一把火?毫無疑問,在去年放出近10萬億天量信貸的銀行就是這個“放火的”,本來“滅火的”角色應該由央行來充當,但發(fā)改委將這個活兒攬了過來,對于魚龍混雜的價格報道四處“滅火”。打個比方,一個房子著火了,一幫圍觀者大呼大叫,確實增加了緊張氣氛,但就算是他們只看到了冒煙和小小的火苗,也不影響著火這個事實。因此,下大力氣用來對付圍觀者,是用錯了力。

  正所謂無風不起浪,通脹畢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發(fā)了那么多的錢,注定了通脹的不可避免。治理通脹,打擊推波助瀾或有幫助,但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精力多放于此,難免有所偏差。因此,管理通脹預期這個活兒,應該是由央行來干,只有央行的表態(tài)及相應政策才能對通脹預期形成決定性的影響,發(fā)改委的作用更多的是利用行政手段壓制預期走向,只是物理作用,而非化學反應。

  因此,只有與通脹預期對沖的經(jīng)濟政策才能真正管理好通脹預期,比如大幅收緊流動性、加息等。管理預期,應是著眼于改變預期,而不是壓制預期,市場上充斥著那么多的錢,進入農(nóng)產(chǎn)品領域就出現(xiàn)“蒜你狠”、“豆你玩”,進入藝術品市場就直線拉升成交價,《砥柱銘》能在這個時候創(chuàng)造天價,不是無緣無故的。

  通脹絕非只是預期的產(chǎn)物,管理通脹預期只能算是一個輔助手段。發(fā)改委雖然怒了,但市場上的錢依舊還是那么多,媒體噤聲了,錢還是要逐利的,進入的無非是股市、樓市,或者別的什么市場,就會推高價格。因此,不大力收緊流動性,通脹預期只會越來越強,發(fā)改委怒與不怒顯然使不上勁兒。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