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極端氣候看農業(yè)近憂遠慮

2010-08-04 12:02:33    

2010年的地球似乎亂套,北半球從年初的極端寒冷到眼下的熱浪滾滾走了兩個極端,不同地區(qū)在同一時間分別遭受水旱打擊,農業(yè)處境堪虞。印度季風雨第一個月降雨量比50年來全國平均水平低13%,歐洲東部和北部地區(qū)持續(xù)高溫,1000萬公頃以上良田遭遇毀滅性破壞,僅俄羅斯谷物產量就將從原先預計的9500萬噸減少到8500萬噸以下,德國土豆或將減產三成以上,捷克農業(yè)部門預計今年糧食收成至少下降10個百分點,中國農業(yè)生產處境更不容樂觀。

  縱覽歷史與地理,與古希臘文明生長的愛琴海區(qū)域不同,中華文明誕生在一片深受季風影響而氣候復雜的地區(qū),自然災害頻發(fā)。從秦王朝覆滅的公元前206年至19492155年內,我國共發(fā)生較大洪水災害1092次,較大旱災1056次,平均約兩年一次,黃河更號稱“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其中公元前206年至1936年的2142年間,中國正史記載的災害總數便有5150次,平均每4個月一次,其中旱災、水災分別為1035次、1037次。災害和由此造成的饑荒沖擊之多,以至于西歐學者稱中國為“饑荒的國度”(The land of famine)。中華文明本身也是在應對形形色色挑戰(zhàn)中誕生的,大禹以治水英雄資格創(chuàng)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成型的國家政權。

  正是在應對饑荒挑戰(zhàn)的壓力下,農業(yè)成為“整個古代世界的決定性的生產部門”,中國更是將農業(yè)文明推進到了全世界登峰造極的巔峰。新中國成立后,雖然自然災害仍頻繁發(fā)生,1950-2008年間,只有19521967、1970這三年受災面積不到千萬公頃,1990-2008年間每年受災面積在3710.6萬公頃至5504.3萬公頃之間,成災面積在1629.7萬公頃至3437.4萬公頃之間,但中國政府憑借強大動員能力發(fā)動億萬農民三十年忘我勞作修建的水利設施和農田改造工程,依靠良種的培育和推廣,依靠化肥生產的增長,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饑荒的陰影已逐漸遠離中國人。到2008年,全國人均糧食占有量從1952年的288公斤提高到了399公斤,中國創(chuàng)造了以世界10%耕地養(yǎng)活22%人口的奇跡。

  在多災的氣候下,今年中國夏糧收成仍創(chuàng)造了總產2462億斤的歷史第三高產年,其中冬小麥連續(xù)第七年增產,但去冬至今接踵而來的旱災、水災已將秋糧推向嚴重不確定境地,進而將對宏觀經濟全局產生影響。在貨幣政策等各項宏觀決策中,通脹從來就是一項重要指標;而糧價和其他主要農產品價格波動對民生影響又非其他商品可及,在非農產業(yè)吸收了大多數就業(yè)的現代社會,這一影響更加突出。由于在全力以赴“反危機”時期世界各國央行全面放開了貨幣政策的閘門,人們年初一度擔心今年將出現猛烈的通脹,依靠及時適度回收流動性等措施,上半年通脹形勢好于預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總體增幅為2.6%,低于市場普遍預期的3%以上,但農產品生產的隱憂,完全有可能在下半年顯著抬高來自這個方向的通脹壓力。

  在生產環(huán)節(jié),要有效應對災害,唯一出路就是興修和維護農業(yè)基礎設施,全面興修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本來也正是新中國開創(chuàng)的千秋大業(yè),1951年全國有效灌溉面積不過1995.90萬公頃,到1976年已擴大到了4498.10萬公頃,這一成就是在缺乏工業(yè)基礎的條件下艱苦奮斗干出來的,但這筆遺產正面臨喪失的風險。從賬面統(tǒng)計看,近30年來有效灌溉面積總體上仍然持續(xù)擴大,2008年已達5847.17萬公頃,但近兩年的水旱災害讓水利設施年久失修、灌溉渠道大量廢棄問題暴露無遺,而這些問題又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從1979年到“七五”末期,水利建設投資總量小,發(fā)展速度較慢,灌溉面積等工程能力效益基本上十年徘徊不前。到80年代中期糧食安全問題陡然惡化后,不得不從1989年起重申“水利是農業(yè)的命脈”;近兩年的水旱災害能否促使我們正視問題,進而采取實際行動維護和發(fā)展我們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取決于我們的努力。

  作為一個后發(fā)國家,農業(yè)曾是中國工業(yè)化積累的主要來源;1950年至1979年,農業(yè)為工業(yè)建設提供的資金約4500億元,近年來政府對農業(yè)采取了“多予少取”方針,農業(yè)稅已于2006年完全取消,但這種“予”,不應僅僅表現在改善生活方面,更應當表現在改善生產條件方面。讓我們多關注幾分農業(yè)生產吧!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