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地位的出路或許是政治改革

2004-06-11 15:59:18    


中央黨校的教授前天撰文暗示,政治體制改革已列入中央的議事日程,讓本來無解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似乎有了一絲曙光。按WTO協議第15條,他國如認為中國產品在制造、生產、銷售產品過程中有非場經濟因素,便可用傾銷稅對付,直到2015年。當初中國為入世寧可授人以柄,現在想反悔并非易事。彩電只是例子之一,其毛利率只有10%,傾銷稅則為10-22%,明顯是讓彩電無利可圖。按官方的數字,到2月止的兩年零兩個月內,中國已受到外國指控600多次,35%申辯成功,65%失利。
香港富豪團正在東北訪問(按前年去大西北而沒有下文的情況,可能同樣沒什么結果),而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煤炭業(yè)剛被歐盟及美國同業(yè)指責接受政府補貼。
現在,中國下游工業(yè)的市場化指數已達70-80%,受他國指責的正是下游工業(yè),而非市場化指數較低的上游工業(yè),可見市場經濟地位與市場化程度毫無關系。80年代,中國能得到美國的最惠國地位,90年起改為每年討論一次,讓中國困擾不已,因此中國才急著加入WTO。今天,俄羅斯和東歐已是市場國家,一加入WTO立即獲市場經濟國家地位,中國卻要等多15年---除非政府對生產方式、所有權的控制、人民幣可兌換程度、勞資雙方的工資談判程序、外資企業(yè)在中國設立分公司自由度等迅速改變,而其中很多因素只有靠政治改革才能解決。Back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