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人民幣匯率應維持穩(wěn)定 人為升值弊大于利

2010-08-26 15:32:35    來源:中國經營報

  摩根大通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師鄭杏娟接受中國經濟時報專訪時指出,對中國而言,人為地將人民幣升值弊大于利

  記者單羽青6月23日北京報道值人民幣匯率重估大論戰(zhàn)之際,摩根大通駐香港的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師鄭杏娟指出,人民幣匯率應該維持現(xiàn)有水平,對中國而言,人為地將人民幣升值不僅弊大于利,而且缺乏合理的經濟邏輯。

 
  6月20日,鄭杏娟在京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目前有關人民幣匯率的“重估派”、“不變派”和“自由浮動派”三個不同派別中,自己“是維持人民幣匯率不變派”,“是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的忠實維護者”。

  鄭杏娟1989年起任職于中國人民銀行總行,1992年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經濟系任教,1994年加入霸菱證券?香港?,1995年加盟摩根大通。

  她得出維持人民幣匯率不變的結論主要基于四個理由。

  首先,通常認為,由于人民幣匯率被低估,所以,316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一種浪費。鄭杏娟的看法則不一樣。她認為,不能把外匯儲備只當做外匯儲備,而應將其視為三部分資產:一、真正的外匯儲備資產;二、戰(zhàn)略投資基金,中國對原材料進口的依賴度越來越大,應利用外匯儲備增長的機會到境外購買一些原材料生產基地,做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考慮;三、改革的風險基金,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中國的銀行業(yè)、保險業(yè)與證券業(yè)暴露出許多問題,金融自由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這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需要用適當?shù)膬滟Y產加以消化。

  其次,在固定匯率與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之間確實存在矛盾,因為匯率固定,外匯的流入流出必然影響基礎貨幣的投放,從這一角度觀察,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的確有所缺失。但是,中國并未實行貨幣局制度,如果認為中國的經濟環(huán)境需要擴大貨幣供應量,那么對流入的外匯就不需要全部進行對沖,如果認為中國的經濟環(huán)境不需要擴大貨幣供應量,那么就可靈活增加對沖的比重。而不必像香港那樣,由于實行聯(lián)系匯率制,對流入流出的外匯不能做相應的對沖。

  鄭杏娟承認,外匯的對沖即使不會影響貨幣供應量的總量,也會對結構有所影響。然而,這種結構性影響對中國經濟是有利的,而不是不利的,特別是在國內投資速度過快、銀行貸款增速過快的情況下。

  再次,固定匯率制與資本賬戶漸進開放之間并不存在本質沖突。鄭杏娟指出,在假定今后幾年中國出現(xiàn)貿易逆差的可能性不大的前提下,正因為要逐步放開資本項目的管制,才需要維持匯率不變。在對貿易順差的預期下,大家的期望是人民幣會繼續(xù)升值。這時,如果不將人民幣匯率固定而是將其浮動的話,就將導致投機盛行,熱錢就會流入,將人民幣幣值抬得很高。這顯然會影響出口,對國內物價亦產生向下的壓力,從而對經濟發(fā)展造成致命打擊。

  “這是一個痛苦的結果,中國沒有必要去承擔這種痛苦。除非你覺得中國今后幾年會連續(xù)出現(xiàn)貿易逆差,其實這個可能性不是很大”,鄭杏娟說。

  另外,人民幣匯率確實不是決定中國出口的最重要的因素,但這并不等于說,人民幣就需要升值。鄭杏娟表示,人民幣匯率對中國經濟起的作用應遠大于實際體現(xiàn),之所以未能得以體現(xiàn),原因是中國政府提供了出口退稅。退稅的增加實際上相當于人民幣的貶值,退稅減少則相當于人民幣的升值。出口退稅產生兩個問題,一、財政壓力明顯增強;二,出口商希望多得退稅,出現(xiàn)某些虛報現(xiàn)象,因此帶來人民幣匯率扭曲。

  鄭杏娟指出,若真考慮人民幣升值的話,明智的做法是先不要使人民幣升值,而是減少出口退稅。有其他專家認為,在科學測算出口退稅效應及部分“假出口,真騙稅”影響之后,以取消出口退稅為前提,人民幣至少應有5%-10%的貶值空間。

  最后,鄭杏娟強調,在學術界有關人民幣“重估”、“不變”和“自由浮動”的討論后,如果中央銀行最終決定人民幣升值,那么,采取重新定匯率的方式升值較為合適。因為從市場的角度看,中國的銀行利率是相對控制的,這種情況下,如果放寬匯率自由浮動范圍,外匯交易員就很難計算遠期匯率,因為即期匯率跟融資成本沒有關聯(lián)性。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