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稅法歷經七個月艱難生效,澳礦業(yè)投資熱潮或降溫

2012-07-03 11:05:16    來源: 蘭瑞環(huán)球

隨著新財年開始,澳大利亞7月1日正式實施具有巨大爭議的碳稅法。作為發(fā)達國家中人均污染最嚴重的國家,澳大利亞政府稱,實施碳稅法是澳大利亞應對氣候變化的義務。自此,澳大利亞將成為繼歐盟、新西蘭之后,第三個在全國范圍內引入碳交易機制的發(fā)達國家。七個月前的2011年11月,澳大利亞碳稅法由議會通過,對約500個碳排放最嚴重的企業(yè)強制性征收碳排放稅,每噸23澳元(約24美元)。這一價格為世界上類似法案的最高法定價格,歐盟國家對碳稅的定價一般為每噸8.7-12.6美元。澳官方測算,實行"碳稅"后,預計平均每周家庭生活成本將增加9.9澳元,其中電費增加3.3澳元,燃氣費增加1.5澳元。為抵消"碳稅"對普通人的影響,政府將把"碳稅"收入用于分類補貼,預計每周家庭平均將獲得10.1澳元補貼。就"碳稅"政策,工黨政府一再表示,"碳稅"直接課稅對象為年碳排放量超過2.5萬噸的大企業(yè),對居民生活無顯著影響。盡管如此,"碳稅"對社會生產、生活產生的潛在影響,對相關產業(yè)和投資可能發(fā)揮的正負作用仍有待觀察。雖然政府稱碳稅法對普通民眾并無影響,但依舊無法掩飾"碳稅"可能存在的先天缺陷。澳大利亞礦業(yè)協(xié)會近期發(fā)布的報告顯示,澳熱能煤每噸新增產能的成本5年內上漲了3倍,以致相關項目的可行性成疑。較之西非,在澳大利亞開采鐵礦的成本高出75%。一些分析人士擔憂,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背景下,若今后數(shù)年"碳稅"帶來的利空因素導致澳礦業(yè)投資出現(xiàn)降溫趨勢,屆時倘若再出現(xiàn)外部經濟疲軟和市場利空因素交織的局面,則難免對嚴重依賴礦業(yè)的澳大利亞經濟造成沖擊。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