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改革征程中古巴共和國不孤獨

2011-04-28 11:23:39    來源:亞太博宇


勞爾·卡斯特羅正式當選古共第一書記。據了解,古巴改革實際上是從2006年開始的。當年,擔任古共第一書記和國家元首近半個世紀的菲德爾因腸胃出血接受了手術,將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權交給了時任國務委員會副主席的勞爾·卡斯特羅。勞爾2008年2月正式擔任國務委員會主席后,立即采取了諸多經濟改革措施。一時間,古巴普通百姓可以購買手機、可以進住涉外旅游飯店、農牧民可以承包閑置的土地……古巴人當即感到:這里要變了。為解決公共交通困難而利用貨車拖車改裝的"駱駝車"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從中國進口的色彩斑斕的"宇通"車,并成為公交車的代名詞。與此同時,古巴市場上的供應情況也發(fā)生了變化:原來很難買到的電視機、音響、摩托車等家用電器、設備開始在市場屢見不鮮。但問題是,這些措施并沒有直接惠及人們生活。先進的通訊工具如手機等,因通話費太貴而銷路不暢;旅游飯店雖然允許人們入住,也因大家收入過低而作罷。2008年8月底至9月初,連續(xù)三場颶風席卷古巴,造成近100億美元經濟損失。1998年至2008年發(fā)生的16次颶風已使國家遭受205.64億美元損失,嚴重旱災造成13.5億美元損失,2009年至2010年全球變暖也對古巴造成了嚴重損失,再加上美國對古巴持續(xù)近半個世紀的經濟、金融和貿易封鎖導致的上千億美元損失,古巴面臨著史上最嚴重危機,如不改革舊有做法,國家經濟將有崩潰的危險。我們認為,與中國和越南的改革相似,古巴正在進行的經濟改革成敗關鍵在于農業(yè)。如果農業(yè)改革失敗,那么整個改革都將失敗。中國和越南農村人口較多,古巴只有約五分之一的人口在農村務農,其中多數人還是正在學習的青年人;此外,古巴一直處于美國經濟封鎖、貿易禁運的環(huán)境下,能"開放"的程度有限等。雖然哈瓦那人近似于摸著石頭過河,但為長遠的發(fā)展,他們已經開始啟動的"后卡斯特羅時代"。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