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介入港珠澳大橋建設平衡三地利益

2007-01-12 09:44:16    

連接廣東、香港和澳門的港珠澳大橋建設一直備受關注,自20038月三地政府成立“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xié)調(diào)小組”以來,至今已醞釀多年;但由于工程龐大,而且牽涉到各方利益,前期工作進展緩慢,迄今仍沒有確切的動工時間表。近日,發(fā)改委牽頭的“港珠澳大橋專責小組”,成立不到兩周便舉行了第一次會議,則表明中央開始介入港珠澳大橋建設…

 

中央介入平衡三地利益爭端  

 

從去年年底開始,香港爭取到的中央支持就日益增多。在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同意進一步擴大香港人民幣業(yè)務之外,關于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也進入中央指導議程。

去年1227日,香港特首曾蔭權與國家發(fā)改委主任馬凱會面后透露,國務院已決定由國家發(fā)改委牽頭成立“港珠澳大橋專責小組”。而時隔不到兩周,專責小組便于昨天()在廣州召開第一次會議,以實際行動加快推動大橋的建設進展。

會議由專責小組組長、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張曉強主持,列席會議的專責小組成員有交通部副部長翁孟勇、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周波、廣東省常務副省長湯炳權、香港特區(qū)政府環(huán)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和澳門特區(qū)政府土地工務運輸局副局長陳漢杰等。

會議聽取了由粵港澳三地政府組成的“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xié)調(diào)小組”關于大橋項目前期工作情況的匯報,研究了需專責小組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及進一步推進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的具體步驟。會上還討論了三地三檢的口岸設置,及大橋融資等問題,但至會議結束,小組仍沒有達成任何結論及共識。

在筆者看來,這次中央正式介入大橋前期工作,將有利于平衡粵港澳三方持續(xù)多時的利益爭拗,加快各方在剩余四個前期研究項目中找到利益“平衡點”。

 

環(huán)保將成為三地最大障礙

 

據(jù)透露,按會議確定的今后工作步驟,“三地三檢”模式下的口岸設置及選址方案,將成為近期專責小組和三地政府相關部門論證與磋商的重中之重。在確定口岸設置方案后,將研究口岸地址是否填海、大橋橋位、橋墩和海底隧道設計等更具體的問題,因為這些均影響到中華白海豚保護等環(huán)保研究項目。在此基礎上,將最終確定大橋的總體方案。

不過在筆者看來,各地要過環(huán)保關難度很大。

大橋由一地三檢變成三地三檢會平衡各方利益,但這也意味著香港要在大嶼山散石灣對開海面填海,以興建邊檢大樓,屆時環(huán)保問題會成為落實興建大橋的一大阻力。因為香港及澳門都沒有用地興建邊檢大樓,填海在所難免;以香港為例,若在散石灣填海,該處接近廣東省水域,而且是海豚保護區(qū),填海會引起環(huán)保爭議。除了香港,廣東省近年也將整個珠三角河口劃為海豚保護區(qū),要通過環(huán)境評估的難度大增。

由于粵港澳三地對于大橋的具體設計及建設,都有不同的利益考慮,因此,雖然港珠澳大橋反復討論多年、正式?jīng)Q定興建也已經(jīng)超過三年,但都因為具體建設以及出資方案等未取得共識,遲遲未得以落實。據(jù)了解,港珠澳大橋中的25個研究項目中,有21個已經(jīng)完成,但在環(huán)保、口岸、融資和交通四個項目上存有分歧。

不過,對于中央的介入社會上有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是比較積極的。這種觀點認為,中央此舉將打破粵港澳三地就大橋建橋方式、融資方式等問題爭持不下的僵局。因為,港珠澳大橋不僅僅是粵港澳的事情,也是全國的事情,大橋可帶動粵西、至大西南等地的經(jīng)濟發(fā)展,如果一切進展順利,之前就有可能開工。

而另一種觀點則是比較消極的。這種觀點認為,即將完成的大橋環(huán)境評估報告,意見是正面的,融資也相信可順利完成,但最大問題是各方對建大橋的意見不統(tǒng)一,尤其是廣東和香港“找不到利益平衡點”。而大橋的可行性報告最快要今年下半年才能完成,因此要在明年開工,難度很大。

 

香港期待更多的政策支持

 

在香港回歸十周年和特首選舉即將展開的年份中,香港方面想從中央得到的支持會不斷增加。例如,香港特首曾蔭權定于下周一(),公布“十一五與香港發(fā)展”經(jīng)濟高峰會的行動綱領,據(jù)了解,由于曾蔭權上月赴京述職時,早與中央“打好招呼”,中央方面將會有所動作,讓報告更有“看頭”。其中,談了多年的港珠澳大橋,自然是重點。而就在行動綱領出臺之前,就出現(xiàn)了召開的,由發(fā)改委牽頭的港珠澳大橋專責小組會議。香港方面的媒體高調(diào)指出,“中央政府對港珠澳大橋項目高度重視”。這足見香港在獲得中央支持之后的心情溢于言表。

 

 

亞博聯(lián)合咨詢    北京經(jīng)濟觀察員    張蕓博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