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形勢承載經濟高速增長之痛

2005-03-17 11:14:53    

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實現(xiàn)了9.5%的增長,但是如果我們看到下面幾組有關能源消耗數(shù)據(jù)的話,就知道中國經濟這種高速發(fā)展所消耗的能源是無法長期供給的。能源危機離中國的距離越來越近。

根據(jù)初步測算,2004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19.7億噸標準煤,比2003年增長15.2%。其中,煤炭消費量18.7億噸,增長14.4%;原油2.9億噸,增長16.8%;天然氣415億立方米,增長18.5%;水電3280億千瓦小時,增長15.6%;核電501億千瓦小時,增長15.6%。主要原材料消費中,鋼材3.1億噸,增長15.1%;氧化鋁1284萬噸,增長9.7%;水泥9.6億噸,增長12.4%。萬元GDP能耗1.58噸標準煤,上升5.3%。

不難看出,中國9.5%的經濟增長完全是建立在各項能源消耗均上升15%的基礎上的。當能源消耗的增幅大于經濟增幅時,也就是說很多能源并沒有被充分利用。

從能源利用效率看,2004年,我國GDP的增長占世界的3%,但卻消耗了世界40%的原煤,1/3的鋼鐵和1/2的水泥,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消耗鋼鐵、煤炭和銅最多的國家。

目前,我國第二產業(yè)的能源消耗占我國能源消耗總量的70%以上,其中鋼鐵、有色金屬、化工等8個主要高耗能行業(yè)的單位產品的能耗比世界先進水平高47%,而這8個行業(yè)的能源消耗占工業(yè)部門能源消耗總量的73%。比如石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近年來經濟增長迅速,從1980~2000年間,我國GDP年均增長率高達9.7%,而在過去的10年里,我國原油產出年均增長率僅為1.8%,但石油消耗的年均增長速度卻高達4.9%,成為世界上石油消耗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這就出現(xiàn)了80年代一度出口,90年代石油進口的局面。另外,我國單位GDP能耗較高。中國經濟占世界經濟總量的6%,2002年的石油消耗量為2.3億噸,美國經濟占世界經濟總量的30%,2002年的石油消耗量為8.75億噸,日本的經濟占世界經濟總量的14.9%,2001年的石油消耗量約2.6億噸??梢?,我國的單位GDP石油消耗比美國高約30%,是日本的兩倍多,我國的單位產值能耗大大高于發(fā)達國家水平。

 

煤電油運造成多方面惡性循環(huán)

眾所周知,煤電油運供求緊張是2004年以來中國經濟發(fā)展中僅次于宏觀調控的核心詞匯,而且中央各級部門的領導人均在不同場合下強調了這個問題的嚴峻性。其中,溫家寶總理已經連續(xù)兩次在人大之后的記者招待會上指明了這個問題,足見中央對煤電油運緊張態(tài)勢的關切。

而事實也正朝著這個令人擔憂的方向發(fā)展。

2004年,我國各行業(yè)雖竭盡全力,但依然未能緩解煤電油運供應緊張的局面。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04年煤炭產量超過19億噸,同比增長15%;原油產量1.75億噸,增長2.9%;鐵路新線投產1433公里,通車總里程達7.44萬公里,新增公路通車里程4.6萬公里,總通車里程達185.6萬公里。不過即使如此,仍與滿足需求方面存在較大差距。

據(jù)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和中國煤炭運銷協(xié)會預測,2005年煤炭供應總體依然偏緊,湖北、湖南、江西等一些地方的需求可能受到影響,預期全年煤炭需求將在21億噸以上,電煤消耗總量將比2004年增加1.2億噸左右,全國煤炭供應缺口在8000萬噸左右。

2001年下半年以來,我國電力需求呈現(xiàn)快速增長的態(tài)勢。2004年投產新裝機5055萬千瓦,創(chuàng)出世界新紀錄。不過,雖然電力增長飛快,但仍然存在缺口,這主要是快速增長的電力供給趕不上更快增長的電力需求。2004年,全國有24個省級電網出現(xiàn)拉限電情況。2004年底和2005年初,局部地區(qū)又出現(xiàn)了冬季供電緊張局面。在這種情況的作用下,2005年電力供應仍將偏緊,最大電力缺口估計在2500萬千瓦。華東、華北等地區(qū)夏季高峰時期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原油供應也持續(xù)緊張。近年來,國內對石油的消費需求量進一步增大。受資源的地理分布條件和開采難度的制約,目前我國原油產量始終徘徊在1.6億噸/年,無法滿足國內需要。2004年,我國進口原油1.2億噸,對外依存度達到40%。2005年預計增量在2000萬噸以上,進口突破1.4億噸幾乎已成定局。根據(jù)預測,到2010年和2020年,我國石油需求量將分別達到3.35億-3.68億噸和4.3億-5.5億噸的區(qū)間,石油供求缺口分別約為1.8億噸和2.9億噸左右。

2004年的煤荒、電荒直接導致了鐵路運輸高度緊張,電煤運輸緊張、運力嚴重不足。鐵道部門統(tǒng)計顯示,2004年全國鐵路完成貨物運輸發(fā)送量248130萬噸,比上年增加24650萬噸,增長11%,是歷史上年增量最大的一年。2004年鐵路已將90%的貨運能力投入到重點運輸,以占全世界6%的鐵路運營線路,擔負著全世界25%的運輸量,各大鐵路干線的利用率已經飽和。

與此同時,公路、水運能力也全面吃緊。港口能力缺口大,設備超負荷運轉,煤炭、原油、鐵礦石、集裝箱等出現(xiàn)了新的壓船壓港現(xiàn)象,在東部沿海發(fā)達地區(qū),一些重要城際快速通道交通飽和。運力緊張與目前經濟中存在著結構性矛盾密切相關。一方面,我國鐵路交通水平與國際存在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大跨度、超負荷的運輸格局,更加劇了運力緊張。

筆者認為,電力供應緊張是煤電油運呈現(xiàn)緊張局面的一個關鍵。要化解煤電油運對經濟的“瓶頸”制約,必須從解決電力供應緊張環(huán)節(jié)入手,同時搞好煤電油運供求銜接。雖然我國近年來電力建設速度持續(xù)加快,2003年新投產的裝機容量達到3484萬千瓦,2004年投產新裝機5055萬千瓦,均破世界紀錄。但電力供給仍然存在比較大的缺口,主要是快速增長的電力供給趕不上更快增長的電力需求。

煤電油同屬能源產業(yè),相互之間具有內在聯(lián)系,尤其是煤與電的關系更加直接和密切。我國發(fā)電能力的75%以上是燃煤機組,電力需求的增長直接帶動煤炭需求的增長;而煤炭需求的增長又直接拉動運輸需求的增長;鐵路運能的不足直接刺激了公路和水路運輸?shù)陌l(fā)展,從而加大了對油品的消耗,進而形成了煤電油運全面緊張的局面。

 

8%增幅表示中央宏觀調控的態(tài)度

 

國家發(fā)改委在15日公布的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主要目標包含了八個指標,里面包含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城鎮(zhèn)就業(yè)率、居民消費總水平等宏觀指標。但是仔細觀察不難看出,這八大指標只有國內生產總值(GDP)得到了解釋。而國家發(fā)改委這種獨特的行文方式則讓人感覺到中央的堅定和堅決。

國家發(fā)改委將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設定在8%左右就是要在考慮三個因素:第一,從現(xiàn)實需要看,在優(yōu)化結構、提高效益和資源環(huán)境可以承受的前提下,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對于用好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增強綜合國力、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是完全必要的,也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就業(yè)、推進各項改革、維護社會穩(wěn)定。第二,從可行性分析,近兩年我國能源、原材料和交通運輸供給能力大幅度增加,但煤電油運供求緊張的矛盾卻依然突出。在我國經濟規(guī)模已經較大而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的情況下,如果增長速度過高,對資源供給和環(huán)境保護的壓力會更大,經濟運行會繃得更緊,矛盾會更加突出。第三,從國家宏觀調控的意圖看,適當?shù)脑鲩L速度有利于引導各方面按照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克服盲目攀比增長速度傾向,真正把工作重點放到調整結構、深化改革和轉變增長方式上來。8%左右是全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各地區(qū)要從實際出發(fā),合理確定本地區(qū)的預期目標。

在這三個原因中,同時出現(xiàn)了煤電油運和宏觀調控的明確表述,這就是在向全國表明一種態(tài)度,能源利用或挖掘只能在現(xiàn)有國內生產總值(GDP)8%左右的框架下進行,全部工作盡可能靠近8%,讓煤電油運緊張狀況在較低的增長率情況下得到較好的緩解。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